AION RT焕新款正式上市,官方指导价格9.98万-12.38万元,不过网上配资门户,小编认为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单纯价格,而是全系都标配了宁德神行电池,这在同价位车型里算是独一份的操作,要知道小鹏、比亚迪同级别产品,要么用自家电池,要么只在中高配车型上搭载宁德电池,而RT焕新款连入门版都配齐,还附带电池整包终身质保。下面咱们就盘一下这台车。
从车型本身来看,AION RT 焕新款的升级处处透着“反常识”的务实。先看外观设计,它没有走夸张的运动化路线,而是贴合家庭用户的审美偏好,采用了更圆润的线条语言。前脸的星耀光轨大灯组造型简洁,点亮后辨识度不低,下方的进气格栅做了内凹处理,既优化了空气动力学,又不会显得过于激进。
展开剩余78%侧面的溜背造型是个亮点,不仅让车身线条更流畅,还能降低风阻,实测风阻系数达到 0.208Cd,比 Model 3 还要低,这对续航表现有直接帮助;轮毂则提供了 17 英寸和 18 英寸两种选择,18 英寸的多辐式轮毂视觉上更显大气,搭配 215/50 R18 的轮胎,兼顾了舒适性和抓地力。
车尾的贯穿式尾灯与前脸大灯形成呼应,灯组内部的光源排列精致,夜间点亮后效果很规整,下方的扩散器装饰虽然以装饰为主,但也让车尾看起来更有层次感。不过外观上也有需要留意的地方,溜背造型虽然好看,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排头部空间,1 米 85 以上的乘客坐进去可能会觉得有些局促。
续航方面,发布会反复强调的650km续航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,而是真实续航的底气。68.1度的大电池配合刚才提到的低风阻,再加上成本是普通芯片3倍的碳化硅电驱,小编之前在实际试驾体验中,100公里的路程里表显续航下降与实际里程基本一致,即便是续航剩余 30km 时,也没有出现突然掉电的情况,这种续航稳定性对家庭用户来说比单纯的长续航数字更重要。补能体验也很务实,快充 18 分钟就能从 30% 充到 80%,再加上全国 1.4 万根自建桩的覆盖,哪怕是墨脱县这样的偏远地区也有站点,解决了不少用户的补能焦虑。
配置上,厂家所说的 “16 项顾家标配”,每一项都精准踩在家庭用户的需求点上。前排双区 VIP 配置很亮眼,主副驾都配备了通风和加热功能,要知道同价位车型大多只给主驾配备这类舒适性配置,RT 焕新款的做法无疑提升了全车乘客的体验;后排空间表现也值得称赞,2775mm 的轴距带来了 943mm 的腿部空间,320mm 的座椅坐高比秦 L EV 的座椅更舒适,1 米 8 的乘客坐进去腿部能轻松伸直;还有和奔驰 C 同款的双电动遮阳帘,在南方夏天暴晒后,拉上遮阳帘能让车内温度降低 5 度左右,既省电又能提升乘坐舒适度。智能配置方面也没玩虚的,L2 + 级辅助驾驶是全系标配,高速跟车、自动泊车等功能使用起来都很流畅;如果选装激光雷达,还能开启城区领航功能,这套包含英伟达 Orin-X 芯片和 27 个传感器的硬件配置,放在 12 万级车型里算是越级表现了。
安全方面,发布会虽然提到了弹匣电池通过针刺测试,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 2.3 米贯穿式 V 型侧气帘,它能从 A 柱覆盖到 C 柱,对后排乘客的头部保护更全面,这是很多 B 级车都没有的配置;车身采用了 74% 的高强钢,配合 540 度全景影像(带透明底盘),即便是新手司机停车也能减少刮蹭风险。不过从客观角度来看,车型也存在一些需要留意的问题:电池只标注了 “神行电池”,没有明确全系是否都采用磷酸铁锂,北方用户可能会担心冬季续航衰减;基础版 L2 + 辅助驾驶在城区道路的实用性有限,选装激光雷达需要额外加钱,而且城市领航的覆盖范围目前还不如小鹏;刚才提到的溜背造型导致的后排头部空间问题,对高个子乘客来说不够友好。
综合来看,AION RT焕新款更适合预算10万左右、有家庭用车需求的纯电用户。它的电池可靠、空间充裕、配置实用,相比同价位的秦 L EV 省去了不少选装费用,续航也比小鹏 MONA 更长;而北方用户建议等实车冬季测试结果出来,看看磷酸铁锂电池的表现再决定;科技爱好者则可以等智驾功能 OTA 升级后再入手,毕竟目前的城区领航功能还在优化中。发布会结尾那句 “用最好的电池,定最值的价格” 其实不算夸张,AION RT 焕新款显然没打算走网红车路线网上配资门户,而是精准抓住了家庭用户怕吃亏、要实用的心理,这波操作很可能会让 10 万级纯电市场的竞争变得更激烈。
发布于:湖南省盛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